临床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本类阅读TOP10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抗肿瘤新药博生癌宁临床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
·从医学伦理学方面对器官移植规范的探讨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青年护士健康发展相关因素的探析与对策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及处理
·支气管哮喘药物治疗近况
·山区乡镇卫生院摆脱困境的探讨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术后再出血的治疗(附58例报告)

分类导航
演讲致辞党团范文
心得体会领导讲话
经验介绍事迹材料
总结汇报计划方案
常用范文写作指南
证券金融银行管理
债务市场保险租赁
金融研究证券投资
财务管理投资决策
财务分析融资决策
财务管理市场营销
会计审计会计审计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CPA行业管理学
战略竞争旅游管理学
成本管理管理学理论
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财政税收财政政策
财税法规税务研讨
税收理论国债研究
财政研究经济学
中国经济经济学理论
新经济学产业经济
国际经济经济学相关
地方经济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公共管理
公共政策行政管理
经济管理企业战略
管理理论市场营销
企业研究企业文化
文化类西方文化
传统文化社会学相关
艺术学美学
音乐影视
艺术理论社会学
伦理道德环境保护
人口问题农村研究
教育学历史学
教育学国学
理工科理科相关
统计学物理学
工业设计交通
土建水利学材料工程学
电子学通信学
化工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
文学外国语
人物研究哲学
哲学相关思想哲学
科技哲学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逻辑学
政治政治相关
民族主义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法律行政法
法学理论司法制度
经济法民法
医学医学
临床医学药学
其他文秘
公务员考试最新资讯
考试资料复习指导
面试指南教育教学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及处理

作者:未知 来源:应用文写作网 加入时间:2005-12-29 月光软件站


   摘 要:探讨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及处理。方法:收集两家医院遇到的8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作回顾性的临床分析。结果:本组4例系在Baker's探条探查胆道时致十二指肠后壁损伤;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粘连而损伤;2例因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肠广泛粘连而损伤指肠前壁,其中1例致十二指肠广泛撕裂合并门静脉主干破裂出血;另2例为邻近炎症病变致十二指肠延迟性穿孔。处理方法分别用损伤修补、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和胃空肠造瘘术。全组治愈6例,死亡2例。结论: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防范是主要的,而合理、灵活地选择恰当的处置方法乃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胆道手术 十二指肠损伤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医源性创伤,一旦发生,倍感棘手,处理得当与否 ,直接影响到原来手术的结果。本文收集了两家医院8例损伤病例,并就其防范及处理进行 探讨。

1 病例资料

1.1 探查胆总管末端时Baker's扩张器戳穿十二指肠后壁
  例1,男,46岁,因反复发作胆绞痛行择期手术,术中因胰头质略硬,以Baker's扩张器反复 多次探查不能通过胆总管远端,最后发现戳穿十二指肠后 壁。鉴于胰头质硬决定作胰十二脂 肠切除、Child's吻合。术后并发胰、胆瘘和严重腹腔感染,最终死亡。
  例 2,男,42岁,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 石。在以Baker's扩张器探查胆总管时“脱 空感”不明显而多次插试,导致十二指肠后壁穿通伤,经修补成功。
  例3,男,53岁,胆总管探查时远端有阻力,暴力探查致十二指肠后壁穿通伤。作奥狄 括约 肌成型术和穿孔修补术。患者有糖尿病史,术后并发严重腹腔感染,无法控制而死于MOF。
  例4,女,67岁,因胆总管结石手术,在探查胆总管时戳穿十二指肠后壁。由于结石嵌顿壶 腹部而行十二指肠前壁切开取石,后壁穿孔处予以修补并行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肝下间 隙置引流。术后11天引流管引出多量消化液,再次手术发现十二指肠后壁渗漏,行胃、空肠 造瘘,局部双套管低负压吸引,痊愈。
1.2 分离十二指肠与肝胆广泛炎性粘连时损伤十二指肠前壁
  例5,男,38岁,门脉高压并发化脓性胆管炎,拟手术解除胆道梗阻。术中见十二指肠球部 广泛粘连于肝门部,局部门脉分支充血扩张。 分离粘连时,十二指肠广泛不规则撕裂且合 并门静脉主干大出血。即施行胃大部切除并切除损伤之十二指肠,关闭残端,胃空肠吻合。 控制门静脉大出血后结束手术,未完成既定手术。
  例6,女,67岁,因坏疽性胆囊炎急诊手术,多年前有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史。术中见胆囊 与干门、十二指肠广泛致密粘连。分离粘连切除胆囊时,十二指肠第一段广泛撕裂伤。因当 时病人情况极差,不宜进一步手术,故只予以胆总管插管引流、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第 二段置导管减压引流,肝下间隙置双腔管低负压吸引。病人痊愈。
1.3 邻近胆道炎症病变致十二指肠延迟性穿孔
  例7,男,32岁,因化脓性胆管炎手术,术中见胆总管前壁近十二指肠处坏疽。行胆囊切除 、胆总局 管T管引流。术后5天,发现引流管引出大量消化液,口服美蓝即可见于引流液中 。再次手术见十二指肠球部邻近胆管处有直径0.8cm之漏口,其周围肠壁组织炎症明显。从 漏 口向肠腔置入18号导管一根,周围填以大网膜,低负压吸引减压;肝下间隙双套管持续吸 引;胆道T管置低负压吸引,最终分次拔除导管痊愈。
  例8,男,46岁,因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而手术。术中见胆囊与十二指肠紧密粘连成8 .0cm×3.0cm之硬块,从肠壁剥下硬块并切除胆囊,术中冰冻切片证实为胆囊炎性病变。 术后第4天,从引流管见大量消化液,再次手术发现原粘连处有直径1.0cm之漏口,修补漏口 ,十二指肠腔内置引流管,肝下间隙双套管吸引,空肠造瘘。三月后拔管痊愈。

2 讨论

2.1 十二指肠损伤的防范
2.1.1 重视胆系原发病变对十二指肠的影响,严重的胆系病变常波及到邻近的十二指肠 , 解剖分离炎性粘连时易造成损伤;若术者只专注于胆道的病变而忽略受累的十二指肠病变也 易造成损伤。所以,术者应重视胆道手术中邻近脏器受累与否的探查和判断,对炎症或者既 往手术造成的严重腹腔粘连,术时应估计到十二指肠损伤及术后肠瘘的可能,术中应采取措 施,包括细心修补肠壁,旷置引流等,术后应严密观察。
2.1.2 合理、灵活地运用胆道探查,用Baker氏探条探查胆道下段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探查 时 ,由于胆道出口处痉挛或狭窄,为追求“脱空感”而用暴力,常可招致十二指肠的损伤。对 此,我们体会,对胆道下段的探查应采用综合的方法,尤疑胆道下段存在病变而探查困难时 ,可插入导尿管注水判断胆道阻力,或经T管造影或插入胆道镜检查。对择斯手术的患者, 应尽可能采用如ERCP等诊断手段明确胆道末端 的病变,作好手术预案。如此既防止胆道下段病变的遗漏,又避免可能的十二指肠损伤。
2.1.3 合理选用针对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方法。胆道手术,尤在急诊手术时,因病人的病 情 较急及术前准备有限,一旦发生十二指肠损伤,应合理处置,勿盲目扩大手术范围,以免增 加并发症。如例3,在十二指肠损伤时,不必要地采用创伤较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导致 胰、胆漏并发症,最终死亡,教训深刻。
2.2 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
2.2.1 对十二指肠前壁损伤,应根据损伤的程度、部位作不同的处理。小而规则的前壁损 伤 仅修补即可;广泛而不规则的撕裂伤,术后并发渗漏的危险较大,务必精细修补,旷置十二 指 肠腔内外引流,以保障愈合;肠壁炎症、损伤严重者,可行毕氏Ⅱ式胃切除,以策安全。
2.2.2 胆总管远端十二指肠后壁穿透伤,处理困难,尤其在尚须进一步处理存在的胆管远 端 狭窄病变时,更增加处理上的难度。本组4例,只有例2是单纯后壁穿孔修补获成功。方法为 作Kocher氏切口游离十二指肠第二段,找到破口予精细横形修补,并置十二指肠腔内外减压 引流。在为胆管远端良性狭窄病变者手术时,发生十二指肠后壁损伤,应修补穿孔,行空肠 Roux-Y吻合术,力求术式简单,引流有效而可靠。本组例1,不适当扩大手术范围,最后死 于严重并发症;例3,急诊手术时,同一部位前壁行奥狄括约股成型术、后壁穿孔修补,手 术过于复杂,加之患者原有糖尿病未控制,术后并发严重腹腔感染而死亡;例4,虽已行胆 管空肠Roux-Y吻合,但十二指肠内外并未有效地减压引流,术后修补处仍发生渗漏。此三例 教训值得吸取。
2.2.3 对胆道炎症累及邻近十二指肠者,术中应视情况作必要的处置。肠壁受累轻者,可 用 浆膜包埋缝合或网膜覆盖缝合;严重者,应预防性设置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以防延迟性渗 漏。
2.2.4 充分有效的十二指肠腔内外引流,对十二指肠损伤的处理至关重要。由于十二指肠 腔 内每天通过大量的消化液,尤其胰液,是引起肠瘘的主要因素[1]。鼻胃管引 流难 以持久,可行十二指肠或胃的造瘘,持续低负压吸引,以引走腔内消化液,促进修复口愈合 。而肠腔外引流在于避免修复处浸泡于积聚液中,防止渗漏。
方法可取大口径双套管置于肝 下间隙,持续低负压吸引,并保持其通畅。引流管的放置应强调肠内外引流并重。拔管约于 术后14天,先停肠腔内引流,若无渗漏,一周后拔除,最后拔除腹腔引流管。
2.3 抗感染和全身营养支持
  抗感染与全身营养支持对胆道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控制感染的措施仍 是引流,黎介寿指出,有效的引流对控制感染较抗菌药的应用更为重要[2]。
  对胆道手术中的十二指肠损伤,临床医师术中的防范是主要的,一旦发生常加重病情,迁延 病期。而合理、灵活地选择恰当的处置方法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Mckenney MG,Nir I,Levi DM.Evaluation of minor penetrating duodenal injures [J].Am Surg,1996,62(11):952-955.
[2]黎介寿.展望肠外瘘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4):195.
 

作者:不详 


相关文章

相关软件